资本运营

商业活动主体经常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
资本运营(capital operation)[1],是指经济主体(出资者或者经营者)为追求收益最大化而对其可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限度资本增值的经营和运作活动[2]
资本运营的概念产生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中与资本运营相关的内容散见于《投资学》《金融学》《公司理财》等教材或专著中,然而资本运营的实践活动却始于西方20世纪初[4]
资本运营涵盖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包括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和生产经营[5],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本规模的扩张和资本质量的增加[2]。实施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兼并与收购、上市、重组与分立、托管与租赁、无形资产交易和入股、破产处置等[2]
资本运营最基础的工作是避免资本运用上的随意性,制定利润获取、资金运用计划,重视会计资料的汇集和分析,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作出合理设计[1]。资本运营的主要作用是使资本有效地低成本扩张,聚集优势资本,解决商业活动主体资金不足的问题;打破原来商业活动主体内部封闭僵化的状态,促进资本流动;迎合国家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商业活动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优势[2]

运营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