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

中药药物
芦根,出《名医别录》,又名苇根。是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形态呈现环状节,节间有纵皱纹;断面黄白色,中空,皮部有小孔排列成环;气微,味甘。药性功效为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可以入药五汁饮、五叶芦根汤等[1][2][3]
芦根具有抗肿瘤功效,其中抗肿瘤组分为以热水没提得到的3种芦根多糖组分RPoly1,RPoly II,RPoly Ill。[3]

植物特征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长8~15毫米,内[]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分离。花期9~10月。

药材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