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镫

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
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3]。因此,单纯用于辅助人上马的马脚扣,单镫等马具都不能称为马镫。[4]在骑行时,马镫可以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使马匹更容易驾驭,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3]马镫解放了骑乘者的双手。[5]这有利用骑兵成为主战兵种。马镫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6]从考古发现来看,公元4-6世纪,马镫首先是在中国发明普及,而后从亚洲东部逐渐扩展传播到亚洲西部,再扩展到欧洲,在公元8世纪以后,欧洲普及使用马镫。[6]马镫在欧亚大陆不同地区被广泛使用,根据结构马镫大致有四种基本样式。[7]

什么是马镫

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其一,骑手踏脚的部分,俗称“镫环”; 其二,将马镫悬系在马鞍上的部分,这部分可以是镫柄、镫穿或镫鼻。在学术研究中,还有三种和马镫类似的概念,分别是马脚扣,趾镫和单镫。[7]
马镫结构图
马脚扣,是指悬挂在马鞍一侧,帮助骑乘者上马的马具。它可以是软质的,如皮革,也可以是硬质的,如木,金属等。马脚扣与马镫是完全不同的马具。马脚扣是单只的,只能用来辅助人上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