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清朝政治人物、词人、学者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清朝初年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故又称纳兰容若,乳名冬郎,号楞伽山人。当时一些文人用汉人的习惯以“成”为姓称呼人,所以又有别名“成容若”。[3][1]
纳兰性德才华出众,从小学习儒家文化康熙十二年(1673年),纳兰性德与卢氏成婚,夫妻恩爱有加。同年,纳兰性德因为寒疾而耽误了殿试,无奈落榜。却也在此年因编[zuǎn]了一套《通志堂经解》而扬名。康熙十五年(1676年)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纳兰性德顺利通过殿试,被康熙任命为御前侍卫。此后他随康熙多次游历,游历地点包括边塞和江南等,因工作能力而深受皇帝赏识。康熙十七年(1678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性德因此创作了大量悼亡词。[3]同年,纳兰性德的好友为其编选词集——《饮水词》。[2]两年后,纳兰性德续娶官氏。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性德奉旨出使梭龙,归来后晋升为御前一等侍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纳兰性德病重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3][4]
纳兰性德擅长写词,他认为诗、词应具有同等地位,[5]注重词作的抒情性、提倡创新,结合人生经历形成了独具特色、清新隽秀、哀感顽艳的词风,他一生共写有348首词,著有《侧帽集》《饮水词》二集。[1][5]纳兰性德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见解独到,其用笔别出锋颖,颇负盛名。[6]除此之外,纳兰性德还是藏书大家,常与人研讨经学,编书《通志堂经解[7]
纳兰性德不仅振兴了清代词坛,在当时创造了一个自由的文学气氛,[1][8]他的文学理论对于清代及以后的文艺观念也产生了一定影响。[5]此外,纳兰性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熙帝江南汉族文士的态度,保护、营救了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同时以自身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汉民族的融合。[8][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