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大地震

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的地震
1
3
关东大地震(Kantō Great Earthquake of 1923,也称[guān]东大震灾,かんとうだいしんさい),是指于1923年9月1日上午11点58分发生在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7.9级强烈地震。[1]当时的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伤亡约10万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3][2]地震还导致霍乱流行。为此,东京都政府曾下令戒严,禁止人们进入这座城市,防止瘟疫流行。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5公里到25公里,震中位于在神奈川县相模湾的伊豆大岛外海,地震持续时间大约是4分钟到10分钟。主震发生后,还发生了规模为7.3和7.2的余震。关东大地震对东京横滨等城市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将距离震央超过60公里的93吨重的镰仓大佛塑像震移约2英尺。这次地震也导致了大范围的地壳变动。[2]
关东大地震的影响较大,因此日本政府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以纪念和准备应对包括海啸和台风在内的重大自然灾害。[4][5]

地震历史

1923年9月1日,日本的横滨和东京一带发生的地震灾。这一带在日本称为关东地区,故此震习惯上被称为关东大地震。震中在附近的相模湾内,在东京的西南方约70~80千米,震级为8.2(日本所定震级,最高为7.9,最低为7.8)。据日本政府发表的数字,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共计14万余人,其中东京的4万余人是被大火包围因烘烤或窒息而死。震后的三角测量表明,相模湾以北和东边的房总半岛的地面有较大的向东南的水平位移。对相模湾海底的测量则表明相模湾中部的海底下沉了100~200米,有的小区竟下沉了400米,而在主要的下沉区以北发现一处海底上升了250米。这表明这次地震导致了海底地形的大变动。日本南部海域处于菲律宾海板块日本列岛的邻接部位,这里的板块消减运动方向与上述海底地形变动是相符合的。[6]
日本·关东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