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率

城市化的度量指标
城市化率,[1]也叫城镇化率,[2]是城市化水平的一个度量指标,[3]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高低。[2]
城市化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的方法,指的是某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1950-2020年,全球城市化率从29.6%增至56.2%,城市规模的人口占比均明显上升,人口年均增速均明显超1.7%的自然增长水平。根据联合国预测,2035年全球城市化率达62.5%,大城市和大都市圈人口继续快速集聚,但50万人以下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将降至1%、略高于0.9%的自然增长水平。[4]
城市化率虽然表现城镇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但实质则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和居住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经济社会结构演变的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率还受多种社会的、文化的、传统习俗等的深刻影响,不宜将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率简单直接挂钩。在研究城市化率发展的一般趋势时,尤其要研究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的个性与特殊性,这样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识才不致于简单化、教条化。[5]

概念定义

城镇化率(又称城市化率、城市化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