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花鼓戏

湖北的地方剧种
今“通城花鼓戏”实为“通城提琴戏”,民间亦有“提琴花鼓戏”之称。提琴戏由湖南临湘花鼓戏(湖南花鼓戏系统中属“岳阳花鼓戏”)中的“琴腔”和部分锣腔、小调演变而来,其名源于其主伴奏乐器“嗡琴”又称“提琴”(今改为“大筒”),故得名为“提琴戏”。是湖北省特有的地方剧种。这一独特的剧种将岳阳花鼓戏的“琴腔(即“提琴腔”)”、通城本地的山歌、夜歌、民间道教音乐以及长沙花鼓戏的“川调”[róu]合在一起,集“琴腔”与“川调”之长,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艺术底蕴。其声腔曲调不仅丰富多样,且旋律格调新颖,明快流畅;唱腔韵味醇厚、优美动听;表演更是个性鲜明、诙谐质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从而拥有广泛而又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不仅未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正视与扶持,反而令其本该具有的社会地位被相传早年流传于通城的“天[miǎn]花鼓”,而现今通城早已不再流行,且并不为大众所知的所谓“通城花鼓戏(打锣腔)”取而代之。

戏剧介绍

今“通城花鼓戏”是由湖南临湘花鼓戏(在湖南花鼓戏流派中属岳阳花鼓戏)与长沙花鼓戏融合发展形成。非指早年流行于通城的“天沔花鼓”即现今所谓的“通城打锣腔”。在湖南(长沙)花鼓戏并未流传到通城之前,通城曾一度同时流行天沔花鼓戏、巴陵戏、提琴戏(岳阳花鼓戏)、楚剧、汉剧等各大剧种。但其中属提琴戏流行最广,发展最快,流传最久,最受通城各地人民群众之喜爱。时至今日,昔日流传于通城的各个剧种早已销声匿迹,唯独由临湘花鼓戏今属岳阳花鼓戏演变来的“提琴戏”久传不衰,一枝独秀。提琴戏在经与之同属湖南花鼓戏且在湖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又代表“湖南花鼓戏”的长沙花鼓戏(通常所称“湖南花鼓戏”)巧妙结合之后,更是广受各地戏迷群众的喜爱与支持。

发展历程

提琴戏原系湖南岳阳的花鼓戏,约于清光绪年间流传到通城崇阳等地后,据说为了与当时流行于当地的“天沔花鼓”即今所谓“通城花鼓戏(打锣腔)”区别开来,故改称“提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