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绿藜

苋科藜属一年生草本
灰绿[](拉丁学名:Oxybasis glauca),[2]俗名翻白藜、小灰菜、盐灰菜,[3]苋科红叶藜属一年生草本[2]广布于南北半球温带。中国除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诸省份外,其他各地都有分布。[2][1]
灰绿藜茎平卧或外倾,具条棱及绿色或紫红色色条;叶片矩圆状卵形至披针形,肥厚,平滑,下面有粉而呈灰白色;中脉明显,黄绿色;花两性兼有雌性,通常数花聚成团伞花序,再于分枝上排列成有间断而通常短于叶的穗状或圆锥状花序;花被裂片浅绿色,稍肥厚,通常无粉,狭矩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花丝不伸出花被,花药球形;果皮膜质,黄白色;种子扁球形。花果期5~10月。[2][3][1]
灰绿藜叶片富含蛋白质,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和人类食品添加剂,而且在盐碱地种植灰绿藜可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灰绿藜可以作为改良盐碱土壤的一种潜在的经济盐生植物,也是适应碱性生境的先锋物种之一。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引种该植物,在改善当地土壤环境的同时,也可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2][3][1]

分类

灰绿藜是正式中名,名称出自《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别名有盐灰菜等等。灰绿藜在197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中为Chenopodium glaucum Linn.;在最新修订的《中国植物志》中为Oxybasis glauca(L.)S.Fuentes,Uotila et Borsch。分类地位以前是藜科藜属灰绿藜组,现在是苋科红叶藜属(Oxybasis)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