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仁

中国女性钢琴演奏家、教育家
周广仁(1928年12月17日-2022年3月7日),女,德国汉诺威出生,祖籍浙江宁波,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原主任。[1][2][3]
1928年,周广仁出生于德国汉诺威,4岁时跟随家人回国定居。[3]1938年7月,周广仁开始学习钢琴,进入上海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钱琪和丁善德。1946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李翠贞[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建立(1950年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21岁的周广仁成为该校的钢琴教师。1951年,她被选为中国青年文工团的成员,赴东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2]随后,她在德国柏林举行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钢琴比赛上获得“铜质奖章”,这是新中国的钢琴家首次在国际上获奖。[3]1955年10月,她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在苏联专家塔图良班上学习,并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兼职)。[4]1959年,周广仁正式调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担任钢琴主科教研室副主任。1962年,她又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演出团”的成员,到香港、澳门访问演出。[1]1980年,周广仁受斯诺基金会邀请,赴美国密苏里州州立大学音乐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访问。[5]1994年,周广仁还参与创办了“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并被推举为评委会主席。[2]1995年,她担任《钢琴艺术》杂志主编,这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以钢琴表演和教育教学为主、倡导钢琴艺术传播与教学的刊物。[6]2009年,周广仁获得第七届金钟奖终身成就奖。[4]
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7]自1949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任教开始,她教学近70年,培养出一大批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她的学生之一但昭义,是李云迪陈萨张昊辰等钢琴家的老师。她在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利兹国际钢琴比赛、滨松国际钢琴比赛等重要赛事中担任评委。[2]

人物经历

1928年12月周广仁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她自幼喜爱音乐,先后跟随丁善德等八位国内外名家,博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集于一身。解放前的周广仁已经是中国青年一代出类拔萃的钢琴家,活跃在上海的音乐舞台上。新中国成立后,周广仁作为青年钢琴演奏家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进行国际间的交流访问,在柏林举办的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钢琴比赛中荣获三等奖。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对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周广仁无疑是中国钢琴界在国际获奖的第一人。1956年,周广仁被文化部评为优秀演员。[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