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锣鼓

创作于1972年的管弦乐曲
《丰收锣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管弦乐曲,为独有的打击乐曲种[1][2]
《丰收锣鼓》发源于明光潘村镇紫阳南刘庄一带,流行于皖苏两省,是明光、五河盱眙泗洪四县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形式,传统的配置比例是鼓2锣4铙4[][3][2],乐手不限,表演形式不拘一格,演奏多达几十人,再配上喜庆的服饰,“V”字形展开,时而迎面打奏、时而交叉击打、站立与蹲坐、跳跃与翻转,场面欢快喜庆[1][2]
全曲演奏的方法是鼓领奏,锣主奏,铙和钹辅配,交替击打,其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结成套,由过去的小五番演变到现今的大十番,番曲分为“番头”“主体”“番尾”三个部分,它借鉴了中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律,加以变化、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4][3]

概述

“丰收锣鼓”是独有的打击乐曲种。发源于明光潘村镇紫阳南刘庄一带,是流行于皖苏两省,明光、五河泗洪四县的一种民间打击乐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