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瑛宗

龙瑛宗
龙瑛宗(1911年8月25日-1999年9月26日),原名刘荣宗,台湾新竹北埔人,客家裔小说家,笔名有彭智远、刘春桃等。他的笔名“龙瑛宗”源于其日语发音与原名相同。龙瑛宗毕业于台湾商工学校商科(今开南商工)后,进入银行界工作。1937年,他以日文发表的小说《植有木瓜树的小镇》获得东京《改造》杂志悬赏小说佳作,从此在文坛崭露头角。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新诗、评论等不同类型,并结交艺文界人士,加入“文艺首都”、“台湾文艺家协会”等组织,担任《文艺台湾》等刊物的编辑委员。1942年,他辞去银行工作,成为《台湾日日新报》编辑。同年,他与张文环、西川满、滨田[sǔn]雄等被选为“第一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台湾代表,前往东京参会。战后,由于报刊日文版全面废除,龙瑛宗重返金融界,直至1976年退休。1980年,他克服语言障碍,发表第一部华文长篇小说《杜甫在长安》,再度引起文坛重视。1985年,他出版小说集《午前的悬崖》。台湾作家叶石涛盛赞龙瑛宗是“日据时代最有世界性规模的作家”,他的作品结合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日本新感觉派和超现实主义,跨越语言和时代,发展出唯美又冷冽的独特写作风格。

人物经历

龙瑛宗1937年以处女作《植有木瓜树的小镇》获得日本内地《改造》杂志小说微文的佳作推荐奖,始于文坛崭露头角,其后相继有小说、新诗、随笔、评论等文章发表。1940年加入台湾文艺家协会,并担任该会杂志《台湾文艺》之编辑委员。1942年辞掉银行工作,转任《台湾日日新报》编辑。龙宗瑛以日文为工具。容受了法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及日本新感觉派、超现实主义文学 等世界文艺潮流。并发展出其唯美纤细又阴郁冷冽的独特文风,描绘台湾众生精神与现实的人间风景。代表作品:《夜流》《红尘》、《杜甫在长安》等。 龙宗瑛以日文为工具。容受了法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及日本新感觉派、超现实主义文学等世界文艺潮流。并发展出其唯美纤细又阴郁冷冽的独特文风,描绘台湾众生精神与现实的人间风景。
代表作品:
《夜流》《红尘》《杜甫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