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干达王国

布干达王国
布干达(Buganda),是非洲大湖地区的一个古老王国,位于乌干达境内,南临维多利亚湖,北抵基奥加湖,主体民族为干达人国名意为“干达人的国家”,国王称卡巴卡,首都坎帕拉[1]

建立与发展

据传说,布干达建国于14世纪末,由一位南迁的布尼奥罗王室成员金图(Kintu)创立,在此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布干达是布尼奥罗南方的藩属国,但也常常同布尼奥罗发生冲突,并不断蚕食布尼奥罗南部的势力范围。18世纪末,布尼奥罗逐渐衰落,布干达遂迅速崛起,到穆特萨一世在位时(19世纪下半叶),布干达的势力达到顶峰,不但控制了西到艾伯特湖、南到卡格腊河的广大区域,连附近的强国托罗、布索加和安科累,甚至原本的母国布尼奥罗也受到其军事威胁,布干达成为了大湖地区最大的强国。19世纪末时,布干达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军事和行政管理制度,拥有一支6000人的常备军和300艘船组成的维多利亚湖水军。全国划分为十个“萨扎”,由国王任命“巴萨扎”进行管理。

宗教战争

穆特萨在位期间,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先后传入布干达,分别代表着阿拉伯人英国和法国的利益。穆特萨倾向于接受伊斯兰教,并于1870年代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但是当穆特萨去世后,其子姆旺加一世决意清除外国影响,逐步清洗三教教徒。1888年,他计划重新恢复原始宗教卢巴雷教为国教。于是三教联合起来将姆旺加一世驱赶出首都,改立基威瓦为王。不久,伊斯兰教徒在布尼奥罗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将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赶出权力中心。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遂与姆旺加一世和好,反攻伊斯兰教徒成功,将其驱逐到布尼奥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