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林近似能级图

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
1939年,美国化学家鲍林(Pauling)根据光谱数据和近似的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又称鲍林能级图。[1][2][3]近似能级图按原子轨道能量高低排列,能量相近的能级合并成一组,称为能级组,共七个能级组,原子轨道的能量依次增大,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较大而能级组之内能量相差很小;在近似能级轨道中,每个小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4]鲍林近似能级图外层电子钻到内部空间而靠近原子核的现象,通常称为钻穿作用。[5]

基本信息

(1)对于氢原子或类氢离子(如
)原子轨道的能量: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1、原子轨道的能量E随主量子数n的增大而增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