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夏铁鹞子

西夏时期党项豪族子弟亲信组成的骑兵
平夏铁鹞子,西夏时期由党项豪族子弟亲信组成的骑兵,称“铁骑”或“铁鹞子”,[1]是西夏最精锐的铁林军,[3]李元昊时期,铁骑总数3000人,分为10队,骑良马,着重甲,作战时作为前军冲锋陷阵。[4][1]
平夏是指夏朝生活在夏州一带的党项部落,也是西夏的名称起源。[5][6]铁鹞子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鹞,形状似鹰,但比鹰小,是一种凶鸷迅捷的飞禽,捕雀为食,产于高山密林,铁青色者居多。中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对鸷禽猛兽比较熟悉,用它们作为自己军队的名号,表达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2]
铁鹞子是大夏国最有战斗力的队伍,骁勇善战,以一当十。这些从各地兵卒中精选出来的战士,再经过专门的骑射训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被编入铁鹞子军。他们平时是作为禁卫军负责守卫京城王宫或是随同皇上、太后出行,战时则随从皇帝出征。[7]

简介

西夏军队以骑兵为主力,骑兵作战能力很强。由党项贵族子弟组成的精锐骑兵称“铁骑”,或称“铁鹞子”。在战斗中“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zhuó]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西夏的“铁骑”,见于记载的有着名的元昊侍卫军中的“铁骑三千”,在朝廷直属部队或监军司驻防军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史载,宋元佑七年(1092),西夏以数十万兵进攻宋朝环、庆二州,在其中一次战役中西夏军队有“铁鹞子数万迫近洪德寨(今甘肃环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