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韩邪单于

西汉后期匈奴单于
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1年),挛[]氏,名稽侯[shān],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匈奴第十二代单于虚闾权渠单于之子。[1][2]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后,右贤王屠耆堂继位为握衍朐鞮单于,并在掌权后罢黜了虚闾权渠单于的所有子弟近亲,稽侯狦难以继位,只好逃往岳父乌禅幕的治地避难。[1][3]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由于握衍朐鞮单于为人暴虐,喜好杀伐,稽侯狦被姑夕王、乌禅幕等大臣拥立为呼韩邪单于,并发兵打败了握衍朐鞮单于。[1]握衍朐鞮单于死后,匈奴陷入动荡局势,各方诸侯纷纷自立,形成了五单于并立的局面。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呼韩邪单于在五单于之争中取得胜利,重新掌权,但是不久后其兄长呼屠吾斯自立为[zhì]支骨都侯单于,并将呼韩邪单于击败,占据了匈奴王庭。[4]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在匈奴左伊秩訾王的建议下,入汉称臣,受到了汉朝的厚待。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初,呼韩邪单于自请留居光禄塞(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下,在汉朝的支持下开始修养、平定匈奴内部。[4][5]郅支骨都侯单于认为呼韩邪单于军力薄弱,不敢北归,于是便率军西进,另择坚昆为首都。[6][7][8][9]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随着匈奴民众与兵众经过修养日渐强盛,呼韩邪单于认为其部实力足以自卫,遂与汉朝定下“汉匈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的约定,之后率部北归王庭。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冬,郅支骨都侯单于被西汉远征军斩杀,[4][8][10]此后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对匈奴全境的统治。[2][4][6]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入朝拜见汉元帝,并请求成为汉婿以亲近汉朝,汉元帝于是把后宫良家女子王昭君下嫁于他。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受封为宁胡阏氏,与之生有一子伊屠智牙师。[4][10]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病逝。[11]
学者白寿彝、朱葆珊认为,呼韩邪单于身处匈奴乱世,积极改善与汉朝关系,与汉朝定下和亲之好,后世多认为是呼韩邪单于奠定了匈汉之间往后六七十年和平的基础。[12][13]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呼韩邪单于的形象不断演变。唐朝以前,呼韩邪单于基本是一个正面历史人物形象,直至唐朝,其正面形象被进一步突出。但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民族关系变化、华夷观念等原因,呼韩邪单于的形象开始也在一些作品中出现了被不同程度丑化的现象,如《汉宫秋》《和戎记》《琵琶语》等。[1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