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原苏联海军战后建造的巡洋舰
是原苏联海军战后开工建造的第一级巡洋舰。首舰“斯维尔德洛夫”号于1949年10月15日在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船厂开工建造,1950年7月5日下水,1952年5月15日服役。就该级舰主要特点来说,“斯维尔德洛夫”级可以算是二战前由意大利协助设计制造的“基洛夫”级轻巡洋舰的“直系亲属”,主要作战武器仍然是与二战舰艇相同的传统火炮。“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共建造完工14艘,并于1989年全部退役。

研制背景

在说到“斯维尔德洛夫”级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它的直系前辈——“基洛夫”级轻巡洋舰。
“基洛夫”级轻巡洋舰
“基洛夫”级轻巡洋舰是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产物。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完成,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军工体系,具有了建造大型作战舰艇的能力。然而,此时苏联的造船工业仍然缺乏设计大型军舰的经验。无奈之下,1933年,苏联政府与意大利萨多船厂签订了设计合同,这型代号为26号工程的巡洋舰在意大利设计师的手中逐渐成形。意大利人在设计这级舰时,大量参考了本国建造的“莱蒙德-蒙特库科里”级轻巡的设计。在整体设计上与后者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由于不是条约缔约国,该舰装备了180mm主炮,有人借此认定该舰为重巡洋舰,但是在红海军中,“基洛夫”级仍被称为轻巡。红海军计划在两舰服役后,再开工4艘改进型,就是后来的“马克西姆-高尔基”级(26比斯)。然而,二次大战的爆发,让红海军雄伟的造舰计划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