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拔

清朝时期官员
李拔(1713年-1775年),宇清翘,号峨峰。四川犍为县玉津镇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历任长阳钟祥宜昌江夏知县,福宁福州长沙知府和湖北荆宜施道台。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由楚北郡丞升福宁知府(今霞浦),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五月,调任福州知府兼理海防。重文化,有政绩绅民特立“去思碑”以示怀念。先后[zuǎn]修《重修犍为县志》九卷、《 衡州续艺文志》四卷、《福宁府志》、《福州府志·艺文志》(补4卷)等。

人物生平

李拔,宇清翘,号峨峰。四川犍为县玉津镇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九日,卒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八月二日,终年63岁。他幼时读书,好学上进,善于思考。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李拔调守福宁府,因地处海滨,居民不重耕织,多以捕捞为生,生活十分贫困。李拔到任后,对山川、水源、土壤、民情等进行考察,提出了兴教化莫先于足衣食,足衣食莫大于重农桑,重农桑莫要于兴水利的措施并制订方案,督促各县“开河渠,治陂塘,勤播谷,广种树,儆游惰,尚节俭,禁停棺之恶习,惩好赌之颓风”,并平反讼狱。境内原不产棉、丝,李拔在其内署隙地试验种棉、养蚕成功。进而教民树桑植棉,故民知养蚕,灾自李拔始。为记其功德和政绩,他调离福宁时,绅民特立“去思碑”以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