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圣约翰大学

美国圣公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
上海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成立于1879年,由上海苏州河岸的培雅、广恩两书院合并而成,1896年改称圣约翰学校,1906年改称圣约翰大学。[4]圣约翰大学旧址位于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学校为近现代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素有“东方哈佛”之称。[1][5]
1879年9月1日,书院正式开学,初设西学、国学、神学三门课程。1888年6月卜舫济推动了英语教育和科学教育两项改革。1890 年, 圣约翰书院开始开设大学课程。1906年,圣约翰学校在美国注册,正式取得大学地位。1906—1911 年,圣约翰大学先后建成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个相对独立的学院。1913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19年推行的“中学”和“西学”、“分斋分科”教学的模式。1936年,圣约翰大学又开始招收女生,并推行男女同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圣约翰于1937年8月16日发出停学通知,于1942年继续开办学校。1950年12月圣约翰与美国圣公会完全脱离关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被裁并撤销,各学系并入各个大学,并在旧址上联合多个大学组建了华东政法大学[3][6]
圣约翰大学知名校友有刘鸿生周诒春顾维钧宋子文颜福庆牛惠生、牛惠林、邹韬奋等。圣约翰大学历年建设的主要建筑有礼拜堂、怀施堂、罗氏图书馆、思颜堂等,多为中西合璧式建筑,保存较好。1994年2月15日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03年12月22日公布为长宁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历史沿革

准备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