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亲复仇

血亲复仇
血亲复仇,也称血族复仇,是古代社会中的一种原始习俗。[1][2]在古代,人们认为家族血缘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当家族成员受到伤害时,这种伤害被视为对整个家族的侵害。如果经过调停后未能达成和解,就会引发对肇事者家族的集体复仇。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中的“同态复仇”即原始时代存在的血亲复仇的反映。[3][4]

详细释义

血亲复仇最典型的表达方式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曲礼》:“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意思是对于杀父仇人,儿子们不能和这仇人生活在同一蓝天下,无论仇人身处何处,儿子们非得找到并亲手杀死仇人;自己兄弟被人杀了,要时刻随身带着兵器,见了仇人就杀;自己的好朋友被人杀了,不能和仇人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要么杀死仇人,要么追杀得仇人逃往国外。
另一部儒家的经典《春秋公羊传》也说“不复仇,非子也。”还提出了复仇的第四个原则:“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意思是如果父亲是被冤枉处死的,儿子可以向法官甚至君主复仇。[1][2]

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