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大法王寺

位于河南登封市的佛教寺庙
嵩山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最早的寺院,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4年(公元71年),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北五千米的嵩山玉柱峰下。[1]
嵩山大法王寺依山而建,从低到高七进院落,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圣人殿、藏经阁(白玉卧佛殿),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殿堂楼阁,金碧辉煌。环境幽美,风景如画,登封八大景之一,“嵩门待月”就在这里,人称“嵩山八景之首”。[1]
截止2007年,嵩山大法王寺存有古塔6座,其中密檐式唐塔1座、单层唐塔3座、元塔和清塔各1座。唐塔平面呈正方形,边长7米,高40米,为15级密檐式砖塔。通体用白灰敷皮一层。佛台上有泥塑佛像一尊,台下奉明永乐七年(1409年)汉白玉佛像一尊。3座唐塔在隋塔东面,均方形单层塔,方形基座。其中一号塔高15米,边长4.4米;二号塔高8米,边长4.25米;三号塔高7米,边长3米。月庵海公圆净之塔建于元延[yòu]三年(1316年),六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9米。弥壑[]公和尚塔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69年),为六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1米。 [2]  
1963年,嵩山大法王寺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3]1987年,释延佛方丈入住嵩山大法王寺,筹集资金,重修古寺,[1]1995年,国务院公布嵩山大法王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996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嵩山大法王寺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国内外开放。1996年隆重举行了释延佛大师升座方丈的庆典仪式。1999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院题了“西方圣人殿” 匾额。社会知名人士溥佐刘炳森等都纷纷为石牌坊、藏经阁、左右风景亭题字题词。[1]

寺院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