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

佛教术语
《大悲咒》是佛教术语,出自唐代西印度僧人“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4]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共84句。[3]
《大悲咒》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1]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意义重大。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具备浩瀚的利益功德,令人敬佩;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追求解脱。《大悲咒》都以其独特魅力为众生方便,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於虔心持诵《大悲咒》以自利利他、护持佛法。[1]

来源出处

《大悲咒》出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