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伦

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官员
沈义伦(909—987),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1][2]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3][4]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5][6]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7][8]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9][10]

人物简介

后汉乾[yòu]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军(陕州,今三门峡市西)节度使,沈义伦投白文珂幕下,开始了节府幕僚生涯。后周显德三年(956),赵匡[yìn]初领匡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经宣徽使昝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

人物生平

宋朝建立,沈义伦在以“佐命功”升迁的赵匡胤霸府幕僚中,名列第四。自归德军宋州,今商丘南)观察推官升为户部郎中。沈义伦较关心民间疾苦,次年出使吴越时,途中见到淮南扬州、泗州(今盱西北)发生饥荒,饥民饿死不少,在他归朝后的力请下,宋太祖下诏淮南地方进行赈济。建隆三年十一月,升给事中。乾德元年(963)改任陕西转运使。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沈义伦改任随军转运使。次年正月,宋灭后蜀,宋军将帅恃功贪暴,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曹彬归朝后,“唯荐义伦可任”。乾德五年八月,沈义伦升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开宝二年(969)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皇弟赵光义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判留司三司事,负责皇宫安全和处理朝廷日常财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