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堃

黄炳堃
黄炳[kūn],(公元1832年—公元1904年)字笛楼,别号迂道人,广东新会县邑城人。清末岭南派琴家,黄炳堃精于琴,对诗古文辞、考据之学及金石书画亦很精通,曾取嵇康“抗心希古,任其所尚”之意,著《希古堂文集》。黄炳堃曾在云南作官,把岭南琴风传到了云南,对当地的琴学有一定的影响。在云南时期,曾作有《南湖秋雁》、《赏荷》二首琴曲。

人物简介

黄炳堃,道光十二年(1832年)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辈都是岭南古琴爱好者,祖父黄观炯、叔祖父黄[wèi]南、父亲黄文玉均是著名琴师。黄炳堃生长在古琴世家,对琴技得到先人的薪传,故有较高的造诣。他青年时代,即往外地,多任幕僚,足迹几遍天下,而且还去过日本国。光绪元年(1875年)随云贵总督刘长佑到滇;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云南景东知县,后任腾越同知。黄炳堃虽为县令,不忘教化和琴艺。在景东,曾结“稻香吟社”,在腾越,则创办书院,还主修过腾越县志。至于琴学,更是时刻不忘。他客居异地,尝把弄琴作为生活寄托。“笛翁思归不得,日抚所藏白沙子之“龙吟”素琴,尚可以自遣”。特别是他的琴学,家传不断,儿孙辈固习琴,而两位夫人也擅长弹琴,他在《冬夜听内子弹琴》的七律诗中,下阕是这样写的:“弦无拉杂音才静,韵到和平念不猜。兰麝香残心尚热,疏灯人影共徘徊”。可见琴技不弱。他在云南为官三十余年,熟悉古滇的风土人情,不仅把岭南派的琴学广为传播,而且还创作了不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琴曲。例如,他创作的琴曲《南湖秋雁》、《赏荷》等,都教昆明倪氏琴家收入《双琴书屋琴谱》中,至于其叔祖父编[zuǎn]的《悟雪山房琴谱》里的曲子以及其父亲黄文玉创作的《猿蹄秋峡》,也为云南的琴家所传习。炳堃爱琴也擅长诗词。顺德温肃在《希古堂文存?序》中说,“谓先生之襟抱之高,固也。即以诗论,随境生意,因物赋形,要以适如题分而止。》光绪三十年(1904年)卒于任上,享年七十二岁。著有《希古堂文存》十卷。自后,黄炳堃之儿孙皆继承祖志,热爱琴学,琴音不断。直到其孙黄实(字衡秋)在民国期间曾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江西省务委员,代理省长等要职,身在宦海,亦不忘习琴,被人称为操琴能手。黄氏一族,堪称古琴世家而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