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巴枯宁

俄罗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
米哈伊尔·巴枯宁全名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俄语: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йч Бакунин),1814年5月30日生于普列姆基诺,1876年7月1日在伯尼尔逝世,是无政府主义者。[1]他在1840年出国,先后侨居德国瑞士法国,1849年因领导德国德累斯顿起义而被判死刑。1851年他被引渡回国,受长期拘禁和流放,1861年逃亡英国,1864年米哈伊尔·巴枯宁参加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中的主要对手,他受蒲鲁东主义影响鼓吹无政府主义,主张依靠农民和流氓无产者自发暴动,在二十四小时内废除一切国家,建立个人“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社会,反对任何纪律和权威,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因进行派别活动,于1872年被开除出第一国际。[2]
巴枯宁有两部著作——《德意志专制帝国》(1871)和《国家与无政府状态》(1873),直接反应了他和马克思的冲突,巴枯宁诋毁马克思所谓的典型的日耳曼思想方法和组织方式,他的无政府主义也终于成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对立物。蒲鲁东和巴枯宁并称19世纪无政府主义的鼻祖,但巴枯宁没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多半有头无尾。[1]

早年生活

1814年5月30日,巴枯宁诞生在俄罗斯帝国特维尔省的一个官僚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曾留学意大利,后来当过沙皇政府的外交官;母亲是一位高级军官的女儿,出身于著名的穆拉维约夫家族。他们象当时俄国许多贵族一样,想让自己的儿子发迹于军界。1829年,15岁的巴枯宁进入帝俄首都彼得堡炮兵学校学习,1833年毕业,获得准尉军衔,被派往立陶宛服役。但巴枯宁不顾父母意愿,对军队生活不感兴趣,因而于1835年离开军队,回到故乡。
1836年巴枯宁来到莫斯科,参加了以青年哲学家斯坦凯维奇为首的哲学研究小组,结识了别林斯基。巴枯宁象俄国其他一些贵族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一样,热衷于当时颇为流行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研究黑格尔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为时髦。到莫斯科后不久,巴枯宁除了给《望远镜》杂志翻译费希特的哲学讲演录外,还写了一篇哲学文章《〈黑格尔中学讲演录〉译者序言》。作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巴枯宁强调否定在辩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曾说:“热衷于破坏同样是热衷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