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泽

王时泽
王时泽(1886—1962),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结识秋瑾等革命党人。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王时泽闻讯立即回国,与革命军司令李燮和取得联系,积极投身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王时泽任海军部科员。1922年沈鸿烈委任王时泽为东北航务局局长兼东北商船学校校长。韩复榘主鲁后,沈鸿烈任青岛市长,王时泽被沈鸿烈任命为青岛市公安局局长,直到卢沟桥事变前夕时卸职。抗战胜利后王时泽复出担任东北航务局局长,直到1949年卸职。新中国成立后,王时泽被聘为湖南文史馆馆员。1962年因病逝世。

简介

王时泽,别号泽生,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04年初,18岁的王时泽作为自费生,赴日本弘文学院湖南班学习,与杨昌济、田星六等同学。同年夏天,嫁给湖南湘乡人士王廷钧秋瑾也到日本留学,在湖南同乡会的集会上与王时泽结识,从此以姐弟相待。同年秋,孙中山冯自由梁慕光到日本组织秘密团体,取合天、合地、合人之意,名之为三合会,秋瑾、王时泽、刘道一、仇亮、龚宝铨等十10人参加,按照洪门的会规,秋瑾被封为“白扇”,俗称军师。 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三合会的成员均转入同盟会。同年11月2日,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取缔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留日学生奋起反对,实行全体同盟罢课;陈天华投海殉国,以示抗议。秋瑾深受刺激,决定于12月归国。而王时泽在日本私立海军预备学校海城中学学习,却主张忍辱求学,不必愤激于一时。秋瑾归国后,从上海给外公寄来一信,这就是收入《秋瑾集》中被研究者广为征引的《致王时泽书》。秋瑾在信中坚定表示:“且光复之事,不可一日缓,而男子之死于谋光复者,则自唐才常以后,若沈荩史坚如吴樾诸君子,不乏其人,而女子则无闻焉,亦吾女界之羞也。愿与诸君交勉之。”落款是“兄竞雄顿白”。秋瑾就义后,王时泽撰有“秋雨秋风,女豪杰为国殉难;新元新纪,革命党立庙昭忠”的挽联。

东渡日本

王时泽在日本,结识了秋瑾,彼此以姐弟相待,并与秋瑾、冯自由等一起组织秘密团体"三合会",进行反满革命活动。1905年秋瑾回国后,致书王时泽,表示早"置生命于不顾,誓死光复旧物,即不获成功而亡亦不反悔"的坚毅志向。秋瑾的被害,更增加了王时泽反满革命的决心。此后,王时泽进入日本横须贺海军炮术学校学习。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日本时,王时泽等中国学生刚刚完成毕业考试,正等待发布成绩和举行毕业典礼。从日本报纸上看到国内的消息,他们群情振奋,当即决定立刻回国参加革命。他们相约偷偷逃出学校,然后加紧和同盟会联系。为了免受日本学校的追捕,他们还给学校发了电报,伪称他们在隅田划船落水,衣服鞋子全都湿了,当日不能返校。然后,他们乘上开往神户的火车,再搭乘上一艘法国轮船,直奔上海。到达上海的时候恰恰是上海光复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