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苌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
[cháng](yáo cháng)(330年—393年),字景茂,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陇西首阳镇梁家营村红崖山)人,羌族,父弋仲。他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个儿子[1],是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建立者。[2]
姚苌出生于一个羌族贵族世家,跟随父亲弋仲和哥哥姚襄转战南北。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姚襄被杀,姚苌率众归顺前秦首领苻坚。苻坚对他很器重,先后封他为杨武将军、左卫将军,及陇东汲郡、河东、武都、武威、巴西、扶风太守,宁、幽、[yǎn]三州刺史,姚苌也为苻坚平定西北立下了赫赫战功。淝水之战时,姚苌迁任龙骧将军,督益梁诸州军事。苻坚败后,姚苌被西州豪族推为盟主。[3]
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姚苌在长安正式称帝,帝号太祖,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姚苌称帝后,修德政,救时弊,发展经济文化,颇受时人称道。[4]
姚苌于后秦武昭帝建初七年(公元393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祖,谥号武昭皇帝,葬原陵陕西省长安县)。[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