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身

原天津市作协副主席
杨润身,男1923年7月31日出生。汉族。1937年秋参加井抗日工作团,任勤务员;1938年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八大队宣传队队员;1939年至1940年晋察冀民族民主革命中学剧团指导员;1941年晋察冀边区第四专区前卫报社指导员;1942年至1946年,平山县柴庄完小教师兼校长;1947年中共平山县温塘区委宣传委员;1948年华北群众剧社创作组。全国解放后到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三年。后到天津作协。曾任天津市作协副主席。
杨润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24日22时27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7岁。

人物履历

(1923年7月31日-2020年3月24日),1923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叫北马冢的小山村。他的父亲是杨白劳式的穷苦农民,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在杨润身童年的记忆中,过年的时候,从未吃过饺子,沉重的债务压得一家人整年喘不过气来,嫂子还因为贫困而抱着一岁的孩子跳了井。这种经历,使杨润身从小就对革命充满了向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村里来了八路军,只有14岁的杨润身穿着母亲的一件大花袄,毅然地跟着队伍走了。他在战火中接受了洗礼,第二年即于火线加国共产党。
晋察冀边区,有些文艺细胞的杨润身以百倍的热情投入了工作,他时常登台演出,先后创作并导演了《炕头会》、《围困堡垒》、《交公粮》等街头剧和舞台剧40余部,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本人也被边区政府授予了“乡村文艺旗帜”的称号。几年后,杨润身调任区委宣传委员,此后又到著名作家丁玲主持的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了三年。这段宝贵的创作经验和生活积累,为他日后参与创作电影《白毛女》打下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