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理事会

非政府国际组织
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简称 ICSU、国际科联),旧称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组织及国际学术组织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的国际研究理事会,1984年4月改为现名,是科学界最权威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其主要宗旨是促进科学的国际交流、协调各个国际性科学协会及国家科学组织的活动、维护科学界的正当权益、提倡科学界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促进公众对科学的了解。2009-2012年,华裔气候学家陈德亮出任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长,成为国际科学理事会自1931年成立以来首位华人执行长。
2023年5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际科学理事会共同签署了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第二期合作协议。[1]

基本简介

它的前身为国际研究理事会(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31年於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理事会的宗旨是鼓励及推动国际科技与学术活动,促进国际科学理事会会员及各个国家会员间之合作,促进、规划、协调或参加国际科技计画推展事项,担任国际性科学议题之[]商组织,促进大众理解科学等等。於1998年4月改为现名,总部及秘书处则迁往法国巴黎。
国际科学理事会虽然是非政府国际组织,但它同联合国及其许多专门机构有密切的联系,是政府间国际组织与科学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