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悲

中国现代戏剧先驱
陈大悲(1887年6月15日-1944年8月19日),笔名蛹公,杭州人,是春柳社成员之一,中国现代戏剧先驱。[1][2][3]
陈大悲190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1911年,陈大悲到上海加入文明戏班,成为春柳社重要成员。1912年秋,春柳社解散后到北京,陈大悲开始宣传爱美剧。1921年5月,陈大悲先后组织民众戏剧社和北京实验社,创作和翻译了一些现代剧本。1922年,陈大悲与蒲伯英接办《戏剧》月刊,合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自编讲义和剧本,大胆冲破旧的规范,进行话剧理论和技巧试验。1928年,陈大悲在外交部任职,同时不断参与组织剧院、剧社,也经常参加戏剧演出。1935年,陈大悲组建上海乐剧院,翌年又组织新华剧社。1940年,陈大悲在汪精卫伪外交部任职。陈大悲后去武汉又组建话剧团,1944年,陈大悲在武汉逝世。陈大悲一生致力于中国的话剧运动,除了在戏剧教育和戏剧实践方面的贡献外,还创作和翻译了不少戏剧理论著作以及话剧、电影剧本。[2]

人物简介

陈大悲(1887年6月15日-1944年8月19日),中国早期戏剧(新剧)演员、活动家、剧作家。原名陈听奕,笔名蛹公,浙江杭州杭县人。出生于小官僚家庭。早年曾在苏州东吴大学求学,1909年开始在该校参加新剧演出活动,加入文明戏班,是春柳社的重要成员。翌年参加进化团,开始新剧的职业演员生活。常饰女角,善演悲剧。随着春柳社解体,开始提倡爱美戏剧。

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