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

表示地质现象及构造特征的地图
表示地质现象及构造特征的专题地图。为反映地质现象的空间展布,除平面图外,常同时编制柱状和剖面图,以表示地层程序、岩性的水平或垂向变化和彼此接触关系。

正文

地质图可被用于研究和分析许多地质特征(如必层层序和厚度、地质构造及地质历史),预测地下矿藏的位置和储量及其开凿条件。广义的地质图包括岩性-岩相分布图、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第四纪地质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和环境地质图等。
简况  1878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地质学会议上,开始讨论有关地质制图问题。1881年召开的第二届会议上,通过了由俄国А.П.卡尔宾斯基提出的地质图图例,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地质图图例系统。各国在加强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都注意编制一系列专门性的地质图件,特别是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海洋地质图等。如美国1981年编出了 1:750万环境工程地质图;日本出版了反映其周围海域的1:20万基岩地质图和1:100万构造地质图,通过国际合作,还编制了1:500万各大洲的地质图,以及若干专门性图件。
中国最早的地质图,是邝荣光在1905年编制的《直隶地质图》,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版的 1:100万地质图,是中国第一批正规出版的分幅地质图。据1982年统计,中国已编制完成1:100万地质图55幅(全国共62幅),覆盖面积约894万平方千米;完成1:20万地质图853幅,覆盖面积 500多万平方千米。先后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1973)、《中国大地构造图》(1979)、《中国构造体系图》(1976)、《亚洲地质图》(1975),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198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