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隘镇

云南富宁县下辖镇
剥隘镇位于富宁东北部,距富宁县城62公里(高速公路),东接广西百色市阳圩镇,南连本县者桑乡,西靠本县那能乡,北界广西田林县弄瓦乡。国土总面积494平方公里。全镇共辖剥隘、那长、那良、板达、百洋、者宁、甲村8个村(居)民委员会101个村小组4541户,总人口21834人,人口增长率7.2‰,人均纯收入1284元,人均产粮310公斤。居住壮、汉、瑶、彝四种民族,壮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7.2%。“323”国道线自南向东横贯境内,是云南省滇东南地区通往广西广东的重要窗口。古时,素有“滇粤关津”之称。

历史变迁

剥隘镇镇置中部剥隘,宋代称隘岸,以隘口河岸得名,时为全富宁县三大聚邑之一。元代称剥隘,意为剥离关隘。明代称博隘,意为博大关隘。清代后民间有博爱、百爱之名。建国后统称剥隘。址于右江之源,即驮娘江西洋江)与那马河汇合,依山临河,海拔165米,是全富宁县海拔最低之地。明初立阜,有水、陆两路码头,素为滇桂通商要口。民国时期有商户76家,客马栈11户。1957年,滇东南出广西公路修通经此,今为323国道线;2007年10月衡昆高速公路富宁至罗村口段修通经过中心集镇剥隘。今镇政府所在地剥隘距富宁县城62公里。
明初,镇内置洪邦哨和者义、者宁、剥隘、那良、百峨等五夕。清康熙年间添设剥隘汛驻兵,光绪二十七年废哨夕,置第四区。
民国3年改第为五区,29年撤区置武英镇。1949年8月撤镇置第三区。1958年撤区为公社,1961年复设区,1969年撤区为社1984年撤社为区,1988年撤区设镇至今,辖7个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101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