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镰齿鱼

印度镰齿鱼
命名者(Hamilton,1822)栖息深度50-500公尺中文名印度镰齿鱼有毒鱼类否科中文名合齿鱼科经济性是科号科名F187 Synodontidae食用鱼类是中国大陆名龙头鱼最大体长40cm观赏鱼类否其他中文名水狗母、粉粘、那哥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英文俗名

Bomb   ayduck;Bombayduck(India);Bombayduckfish;Bombay-duck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柔软,前部较粗大,向后而逐渐侧扁而细。头中大,背部圆滑,头长大于体高。吻甚短,前端圆钝形。眼细小。口大,斜裂;上颌骨末端延伸至鳃孔前缘;两颌齿呈带状,部分弯曲,互不对称;锄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齿;口闭合时,颌骨齿向外露。体前部裸露无鳞,后部被细小圆鳞,鳞薄,易脱落;侧线中直。背鳍单一,与腹鳍相对,具软条11-13;脂鳍细小;胸鳍细长,其长大于头长;尾鳍三叉形。体呈灰乳白色;头背部及两侧半透明状,具淡灰色小点。各鳍灰黑色,有时腹及臀鳍色淡。栖所生态主要栖息于大陆棚之深水域,但常至河口域觅食,为中小型底栖鱼类。栖息深度约在50-500公尺间。主要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