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

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亦称为von Willebrand病,是以自幼发生的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降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缺陷,及血浆(vWF抗原)缺乏或结构异常为特点的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多为显性遗传。[2]
vWD发病率为(1~10)/1000人。[2]vWF基因突变引起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是vWD的主要致病机制。[1]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1型(1C型[1])、2型(2A型、2B型、2M型、2N型)和3型。该病的突出表现是出血倾向,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瘀斑等,外伤或小手术(如拔牙)后的出血也较常见。可以通过出血筛选检查、诊断试验、vWD分型诊断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辅助,并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特征、血浆vWF水平等予以诊断。[2]在治疗上,目的是纠正出血和血液凝固的异常。轻型无症状患者不需要治疗。[5]应根据vWD类型和出血发作特征选择治疗方法,在出血发作时或围术期通过提升血浆vWF水平发挥止血效果,并辅以其他止血药物;对于反复严重关节、内脏出血者可以采用预防治疗。主要用药有去氨加压素(DDAVP) 、6-氨基己酸等。[2]vWD作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轻型患者多预后良好,重型患者易发生内脏出血危及生命。[6]
vWD最先由芬兰内科医师冯·威利布兰德(von Willebrand)在1926年报道,[5]冯·威利布兰德称之为“遗传性假性血友病”。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出血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质或量的异常而造成。[7]

分型

根据vWD发病机制,vWD可分为3种类型:1型和3型vWD为vWF量的缺陷,2型vWD为vWF质的缺陷。[2]1型vWD有特殊亚型1C型,[1]2型vWD又可分为2A、2B、2M和2N四种亚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