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

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2])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其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土壤成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同时也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各种养分的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肥力反映了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体现了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1]。土壤肥力的评价方法包括土样分析、全量分析、田间试验、理化测定和仪器分析[4]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质地、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等。肥沃的土壤能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宏量和微量元素,促进根系伸展和吸收,调节水分平衡。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增强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健康。良好的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提高产量和质量。此外,健康的土壤系统具有良好的碳储存能力,能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气候变化[5][6]。因此,为了有效管理和改善土壤肥力,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检测。土壤肥力的评价主要针对有机质、矿物质、pH值、养分、肥料、农药残留、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元素等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土样分析法、全量分析法等[7]
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持土壤肥力,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减少土壤侵蚀、沙化和盐碱化,维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综上所述,土壤肥力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也是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8][9]

定义与特征

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关于土壤肥力的定义及其指标仍不统一。在欧美等国家土壤肥力是指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10]。中国学者侯光炯认为,肥力是土壤的生理机能的表现,并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土壤固有,来自于土壤中无机、有机、微生物和酶复合体;二是外源,来自太阳热能,后者通过调节前者的活性而起作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