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区

沙鹿区
沙鹿区是中国台湾省台中市的市辖区,位于台湾省台中市西部海岸平原的中心位置,台中市区与台中港之间,邻近台中工业区及中部科学园区,靠近台湾海峡。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少屏障,季风强、雨量少。重要特产为甘薯、猪肉副食产品。

历史沿革

沙鹿,原称“沙辘”,为滨海渔村,原有拍瀑拉族百户聚居,称“沙辘社”,又称“社口番地”,或言由于此地风沙特多之因。明郑王朝时,沙辘社发生刘国轩屠村事件,本地的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遭到大力攻击,仅剩六人 。后续闽南、客家移民日众,遂使大部份平埔族迁移他地,或随而汉化,此地因渐成汉人聚落。台湾清治时期,雍正9年(1731年)划大甲溪以北至鸡笼淡水厅辖区,并将厅治设沙辘,清乾隆初年,改称“沙辘新庄”。
台湾日治之初分属于台中县梧栖港辨务署第三、五、六区,隔年改制为台中辨务署涂葛堀支署沙辘街、鸭母[liáo]、北势头区。1902年台湾总督府实施废县置厅,分属为台中厅牛骂头、涂葛堀支厅沙辘庄,后改为单一辖区台中厅沙辘支厅沙辘区。大正9年(1920年)实施五州制,始改“沙辘”为“沙鹿”(台中州大甲郡沙鹿庄)沿用至今,但台湾话发音,仍使用旧名(辘为lak、鹿为lok,有区别)。1938年升为沙鹿街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管辖区域后,将行政区划的街、庄分别改制为镇、乡,沙鹿街改为沙鹿镇。2010年12月25日随着台中县市合并为直辖市,由沙鹿镇改制为沙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