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

香港特别行政区辖地区
东涌,古称东涌口,位于大屿山北岸中央,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大屿山有很悠久的历史,而东涌在明代已是大屿山的一大聚落,并且有汛兵巡逻。及后在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实行边界,限定沿海五省居民向内地边界五十里,令当地居民历尽流离之苦。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复界,该区居民亦陆续返回,人口日多。而当中亦有不少客籍的居民,由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限至。

历史沿革

东涌原称东西涌,首见于明万历《粤大记》等古籍,因东西两边各有一河涌流入海中。清道光《广东海防汇览》把“东西涌”分别标记为“东涌口”和“西涌口”两个地方,最后东边的乡镇发展较好,人们统称整个地区为“东涌”。自宋朝开始,东涌已有人居住,以捕鱼及务农为生。根据方志记载,在清嘉庆二十二年,总督蒋攸铦阮元先后题准于大屿山东涌口建汛房八间、石狮山脚建炮台两座,东涌口即今日的东涌。今日的马湾涌,就是东涌旧墟。
东涌
清初,以沿海寇贼为患,于雍正七年(1729年),在岛上西面汾流角山上建立炮台。乾、嘉年间,在岛上更增设东涌口汛;嘉庆二十二年(1819年),又于东涌口增设建汛房,并于东涌滨海处建造石狮炮台、兵防及火药局。道光十二年(1831年),更在东涌上岭山脚处,建筑东涌寨城,以守卫率兵驻守,管辖香港西部各汛管及炮台。其时岛上有袁家团、梅窝、石壁、塘福、水口、石门甲、石榴坑、沙螺湾、石头莆、二澳、由古、大蠔、白芒、横塱及东涌岭皮团等村。后在1898年始被废置。时至今日,在东涌乡事委员会辖下共有十五个村落,其中多是客家人,然广府人为数亦不少。东涌虽然仍有不少历史遗迹,但已有不少改变。而随着青马大桥、机场的落成,东涌成为政府重点发展的地方,可预期此地将有更急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