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酸枝

豆科黄檀属植物,红木的一个类别
1
3
黑酸枝一般指黑酸枝木拉丁学名:Dalbergia spp.),是豆科黄檀属植物,也是红木中的一个类别。[1][2]黑酸枝因其外表具有较明显的黑色条纹而得名,其树木均为大乔木,高25~30米,直径0.4~0.7米,树皮灰黑色,粗糙皮状。[3][4]
黑酸枝是散孔材,轴向薄壁组织同心式带状及翼状,木射线叠生为主,2列为主,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少数有异形Ⅲ型倾向,波痕可见或明显,结构细,心材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有酸香气或很微弱,心材气干密度(12%含水率)>0.85克每立方厘米。[5]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18107-2017红木》,黑酸枝分为7种,其中东南亚产2种,为刀状黑黄檀、阔叶黄檀;非洲产2种,为卢氏黑黄檀东非黑黄檀南美洲产3种,为巴西黑黄檀、亚马孙黄檀、伯利兹黄檀[5][4]截至2020年6月,黑酸枝的7种树木均已进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管制树种,其中巴西黑黄檀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其余6种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Ⅱ。[5]
黑酸枝的材质和质量仅次于黄花梨和紫檀木,具有非常清晰的木材纹理和较细致的木质结构,在家具和工艺品的生产销售方面应用很广泛。[3]

物种简介

“酸枝”的原名为“酸紫”或“紫榆”,道光广东通志》中记载:“‘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之其臭如醋,故又名酸紫”,而“酸枝”则是“酸紫”的讹写。在明清时期,采用材质优良的树种制作名贵家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以紫檀和黄花梨制作的家具最为珍贵。但由于这两种名贵木材的稀缺,从清乾隆时期,由南洋进口的酸枝木就被大量用于替代稀缺的紫檀和黄花梨制作家具。朱家溍先生在《明清家具》中指出:“酸枝木中以黑酸枝最优,色泽由紫红至紫褐或紫黑,木质坚硬,抛光效果好,极接近紫檀木,准纹理较粗,不易辨认”。由于黑酸枝木的珍贵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一些商家为了牟利,将一些木材经过染色等特殊处理后冒用黑酸枝,或者将一些材质、颜色、花纹类似黑酸枝的硬木,冠以“非洲黑酸枝”、“东非酸枝”、“南美黑酸枝”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