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英语:keratinocyte)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分层排列,也是皮肤的最外层。在分化过程中产生角蛋白,并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及皮肤炎症反应。

组成

  • 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可分为五层,由内至外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 1.基底层
  • 位于表皮底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其长轴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交界线垂直。胞质内含有较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苏木伊红染色切片中呈嗜碱性。核偏下,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常见。基底细胞常含有黑素颗粒,呈帽状分布于核上方。基底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并不断向表层演变,产生新的表皮细胞,故此层又称生发层
  • 2.棘层
  • 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核较大呈圆形,细胞间有许多短小的胞质突起如棘状,故称为棘细胞。越向外细胞分化越好,趋向扁平。
  • 位于棘层上方,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成。其特征为细胞内可见透明角质颗粒,在苏木紫伊红染色中显示强嗜碱性。颗粒层细胞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且向细胞边缘迁移。渐渐与胞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出酸性黏多糖和疏水磷脂,形成多层膜状结构,加强细胞间的黏结,并阻止棘层细胞间隙内的组织液外溢。
  • 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zhí]等部位的较厚表皮中,由2~3层较扁平的细胞构成。
  • 5.角质层
  • 位于表皮最上层,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由张力细丝与均质状物质结合而形成的角蛋白。细胞膜增厚,并皱褶不平。相邻细胞边缘互相重叠,细胞间充满板层颗粒释放的脂类物质。角质层细胞是一些已角化死亡的细胞,在皮肤的保护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用

角质形成细胞的特点是可以产生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自最下面的基底细胞不断增殖,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产生坚韧的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间通过一种称为桥粒的结构紧密连接在一起,当桥粒连接出现问题时会导致各种皮肤水疱性疾病的发生。角质形成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抵御热量、紫外线、脱水、病原细菌、真菌、寄生物和病毒等环境因素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损伤。病原体侵入表皮上层后,角质形成细胞会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尤其是CXCL10和CCL2(MCP-1)等趋化因子,将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诱导至病原体侵入处。最外层的角质层一般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核或其他的细胞结构,细胞中充满了角蛋白和无定形基质组成的复合物。角质层细胞的排列非常有特点,呈叠瓦状,其边缘与邻近的角质层细胞互相交错重叠,使角质层可以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角质层细胞周围包绕着丰富的脂质,因此角质层不但坚韧,而且也是人体的一层天衣无缝的保护屏障。此外,角质形成细胞还可作为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及皮肤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