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明末清初作家、史学家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1]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 [2]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3]
张岱出身浙江绍兴一个累世显贵的仕宦之家,[4]早年多次参加乡试不中,不曾踏入仕途。[5]明亡以前,张岱生活条件优越,嬉游名胜,广交朋友。[6]明亡后,张岱为避兵灾,曾迁居嵊县(今浙江[shèng]州)剡山[1]后兵灾结束,租住在卧龙山后麓的快园,生活窘迫,潜心著述。[7]康熙十九年(1680年)冬,张岱去世。[1]
在明清之际的学术文化史上,张岱是一位在文史哲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学术文化大师,有《石匮书》《四书遇》《大易用》《琅嬛文文集》《史阙》《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著作。[3]史学方面,张岱被人称为“浙东四大史家”之一,其治史态度严谨,讲究事必求真、宁阙勿书,其所著《石匮书》甚至被时人认为可与《史记》并论。[8]哲学方面,张岱否定朱熹的“道统论”,[9]对阳明后学重新理解与阐发,建构了自己“心为本体”的思想体系;他将“率性”和“真情”视为自己的人格追求和人生美学理想,[10][11]提出了“山水晶结而为艺”的美学理论。[12]文学方面,张岱是公认的散文大家,他集明代诸多大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对旧有的题材进行了扬弃、改造,着眼于民间的平凡人、物,在题材、立意上为后世的散文创作做出了重大的革新。[13]

人物生平

仕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