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报

救国报
抗日战争后期,由中共冀热边特委主办的《救国报》社曾在[luán]东地区活动一个时期。作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报纸,《救国报》是在1940年元旦创办的。时至1943年夏天,冀东地委改建为冀热边特委后,下设5个地区委。到这时,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满足根据地和游击区广大读者的要求,特委决定由5个地区委分别出版《救国报》的滦西、滦中、滦东、路南、燕南地方版,而《救国报》社另出一种16开本文献汇编性质的期刊《救国时报》,以刊载一些8开小报无法容纳的时事解说和论文,报社本身也撰写一些配合形势、任务的文章,提供时事宣传和时事学习资料。另外,报社还负责编辑、出版一份叫《新长城》的文化文艺综合性刊物。

基本简介

1943年秋末冬初,《救国报》社与特委机关一起驻扎在迁西化名“天津”的东水峪与化名“北口”的黄槐峪一带山区时,遭到3000多名日伪军远距离的奔袭、包围。报社负责编辑出版《救国时报》和《新长城》的编辑和工作人员,与特委机关一起,经过三昼夜的迂回周旋,终于跳出敌人宽达30华里的包围圈,安全转移到昌黎北部的碣石山区。特委决定,报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在碣石山区就地隐蔽,继续从事编辑和出版《救国时报》和《新长城》工作。当时,报社对外称“星火部队”,编辑组被安排在柳河圈东北部的小山村——冯家山(原属昌黎,今属卢龙),收报组被安排在今以“葡萄沟”驰名的昌黎县西山场村东深山里边的焦家山,印刷所被安排在半壁山(地名失考,当在抚宁县黑峪一带)。据当时在《救国报》社做编辑工作的作家陈大远在《抗日战争中的冀东〈救国报〉》(载《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文献·回忆录》一书)一文中回忆:“三个活动点隔山相望,成为犄角之势。”其中焦家山在碣石山主峰仙台顶背后的一道深山沟里,距离昌黎县城较近,收报组隐蔽在信奉天主教的焦如海家以后,秘密设立电台,昼夜接收延安电台的广播,却一直未被敌人发现;后来,焦家成为滦东抗日根据地电台和首脑机关的“堡垒户”,又隐蔽过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的电台,现在其地已被辟为葡萄沟游览区的“焦家山八路军电台遗址”。
《救国报》社在碣石山的深山区隐蔽下来以后,一直没有被敌人发现,使报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得到了大约两个多月的稳定环境,不仅使《救国时报》与《新长城》的编辑出版工作在滦东地区得以继续,而且水平有所提高。1943年12月底,特委机关以电报通知报社,要报社迁回滦中地区。当时,编辑组、收报组和印刷所集合到冯家山,准备由地方部队的一个连队护送到滦中地区。就在报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准备出发时,遭到了敌人的突然袭击。报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在枪林弹雨之下安然脱险,转移到凤凰山里的大平顶一带,又被安顿在焦家山,而护送他们的一个排却有21位战士壮烈牺牲。后来,陈大远专门写出回忆文章《不知名的战友》,追述了从碣石山区撤离的战斗历程,表达了对这21位烈士的深切缅怀。在《不知名的战友》一文中,陈大远记述道:“冯家山是昌黎北部山区的一个‘四家村’,我们在这里住了两个月,同房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据收报台的同志说,焦家山的老乡很好,这一带沟岔又多,既便于隐蔽,又便于转移。”
几天后,报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带着设备,从焦家山出发,安全地转移到了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的山地与平原相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