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街

文化旅游区
紫阳街是临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街名的来历紫阳街原来是有街无名。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临海县志稿》绘制《临海县治附郭图》上,这条街没有街名的记载,而按照古迹、人名、地名而称呼这条街的所在地,当时称街的北端黄坊桥,南头揽秀楼,中间地段,从北至南称紫阳宫、一洞天、奉仙坊、十字街口、迎仙坊、白塔桥头、方一仁、德清巷口、牌门周、腊巷口、安乐天、炭行街等50多处地名,由于地名众多,给当时的市民通信带来许多不便。
紫阳街曾于2012年被入选第四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继杭州清河坊以后,浙江第二条获此殊荣的古街。紫阳街现在属于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

历史沿革

为了统一街名,抗战时期,国民党县长庄强华对临海城关街道,选择了一些名人作了命名。命名的有文庆街、刘墩街、鸣雷街,将现在的紫阳街命名中正街。街名定了,当地市民还是继续称呼原来的地名为街名,中正街名存实亡。
1949年5月29日,临海和平解放,于1951年,临海县人民政府作出了临海城关地区街名命名的决定。并征求了各界人士的意见,参照历史实际,对城关街名、巷名作了统筹规划和命名,为了纪念临海的和平解放,将中正街命名解放街,解放街一直沿用50年之久。同时,也将刘墩街改名为劳动路,睢阳街改名为继光街,保持了文庆街,其街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