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贤王祠

清朝雍正十二年建立的祠庙
盛京贤王祠,祠庙名,在沈阳外攘门(小北门)外街北。《盛京通志》记载:贤王祠,初名怡贤亲王祠,建于清雍正十二年。本是雍正帝为了纪念自己的手足心腹康熙帝十三阿哥、怡贤亲王[yìn]祥的祠庙。乾隆年间,陆续将清朝初年功勋卓著的诸王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等俱祀祠中。

建筑简介

祠庙名。盛京贤王祠在外攘门(小北门)外街北。《盛京通志》记载:“贤王祠,初名怡贤亲王祠,雍正十二年建。正宇五,配庑各三楹,大门三楹,耳房四楹,仪门一楹,碑亭一座,左右门各一楹,皆为琉璃瓦顶。”

历史渊源

怡贤亲王为康熙第十三子允祥,雍正帝即位,封为怡亲王。受命总管户部,“敬谨廉洁,家计空泛”,皇帝赐之钱粮二十三万两,辞之不受;宣谕再四,仅受十三万两。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京[]大洪水,受命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雍正四年七月,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谕曰:“怡亲王事朕,克殚忠诚,职掌有九,而公而忘私;视国如家,朕深知王德,觉此八字,无一毫过量之词。在朝诸臣,于忠勤慎明尚多有之,若敬直诚廉则未能轻许。期咸砥砺,以副朕望。”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奉命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十一月有疾,皇帝亲临探视。病逝后,为之辍朝三日,素服三月。配享太庙,谥曰“贤”。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盛京建怡贤亲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