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石刻

三清山石刻
三清山石刻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内,包含花岗岩摩崖造像、岩壁石刻、浮雕神物、石雕器物、石砌建筑等多种类型,总数超过260处。[1]这些石刻主要为明代作品,以道教文化为主题,同时也融入了佛教和儒教的文化元素。石刻展现了中华隐逸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伏羲和周易的双重八卦谜团,以及隐藏在七星覆斗中的秘密陵墓。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使得三清山成为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古建石刻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道教露天博物馆”。

历史背景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被誉为“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2]1988年8月,三清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葛洪在此建立道教建筑以来,三清山的道教建筑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发展,至今已有1750多年的历史。宋以前的道教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相关文献记录较少,只有少数地方志书中有所提及。元代时,鲁起元在其著作《游三清山记》中提到了三清山的一些景点和建筑。明朝景泰天顺年间(1450-1464年),王祐邀请詹碧云参与了三清山道教建筑的大规模重建工作。清朝至现代,三清山一度被人们遗忘,直到1982年的风景普查后,才再次受到关注。此后,三清山获得了多项荣誉和保护,包括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2013年5月3日,玉山、德兴三清山古建筑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石刻分布

三清山石刻分为古代石刻和现代石刻两类。[3]其中,古代石刻主要集中在三清山东北部和中部的三清福地周围,而现代石刻则主要分布在三清山南部地区。明代石刻占据了绝大多数,它们沿着从金沙和汾水到三清福地,再到玉京峰的古石磴道两侧,依山傍崖地分布在清一色花岗岩石壁上。这些石刻建筑包括殿府、门阙、牌坊、石人、石神像、石龙、石虎、楹联、文字以及石筑墓冢等共计260处以上。三清山古代留存至今的石砌建筑、石刻人物、石刻神像种类多样,其中包括宫观、石陵、石墓、石殿、石府、石台、石塔、石华表、石牌坊、全身石翁仲雕像、摩崖石雕明代人物神像等。此外,还有遍布全山的明代摩崖石刻文字、石刻楹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