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选(1818年~1898年),谱名啟甸,官名青选,字泉甫,号少畇,又号随庵,[2]生于北京宛平,[3]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代皇帝,祖籍为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清朝官员、书画家、水利家,为周恩来的外祖父。[2][4]
1861年,万青选任清河县知县,在任不到一年即于1862年卸任。1863年,他改任盐城县(今盐城)知县,至1865年卸任。1871年,他再次出任清河县知县,任期达4年多,至1874年卸任。1872年至1874年,他署理吴江县知县。1875年,他任震泽县知县,在震泽任职不久,他又被调到南京的江浦县任知县。1876年,他改任安东县知县,任期只有半年多;同年八月,他第三次出任清河县知县,任期也达4年多。1890年,他升任淮安府同知,官阶升至正五品,是分管水利的“里河同知”,驻节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江浦区)。1892年,他曾在淮安府里河同知任上代理一段时间的淮安知府。1894年到1897年,他任徐州府运河同知。1898年,万青选逝世。[2][3]
万青选在清河知县任上,有两次军事功绩,五项政绩,乡人为他建了一座祀祠。[5]他富收藏,精篆刻,工铁笔,虽当官而不废其习。其书法上溯秦汉,下及清贤,遍师众长,形成了典雅、恬穆、浑厚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工,法度俨然。[4]
人物经历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起,万青选任清河县知县,在任不到一年即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卸任。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他改任盐城县(今盐城)知县,至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卸任。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他再次出任清河县知县,任期达4年多,至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卸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