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寿

在生日这一天举行庆贺活动
做寿,在生日这一天举行庆贺活动。过寿时,亲朋好友要为寿星准备寿幛、寿烛、寿桃、寿面,礼品列陈,红烛高烧,敬过祖宗神[zhī],晚辈按辈份跪拜祝寿,送上寿面,寿翁寿婆分“寿钱”。而后亲友前来祝寿。

概述

人诞生的那一天为“生日”,即“寿诞”,也叫“寿辰”。“生日”是人生旅途的起点,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因此,人们习惯于在生日这一天举行庆贺活动,是谓“过生日”、“做寿”。年龄身份不同,“做寿”规模也各异。一般而言,四十岁以上,逢十的大寿比较重要,不同一般规模。过寿时,亲朋好友要为寿星准备寿幛、寿烛、寿桃、寿面等。四十岁以上多以寿桃寿面为礼。本家还要外加白糖五斤。未满四十的为馒头、切面。十岁、二十岁只用切面。寿桃被视为仙桃,八百年结果一次,面条极其绵长。寿联寿幛均书吉庆祝贺语词。隆重者做寿,设寿堂,摆寿烛,张灯结彩。寿翁坐在正位,接受亲友、晚辈祝贺、叩拜。仪式完毕,共吃寿宴;寿堂香案上,陈列春桃、八仙人等。寿烛要红色。中堂有大寿福,拜寿礼由主持者喊礼。辈分不同,拜礼也有区别。平辈一揖,子侄孙辈四拜,有的还要以寿盘盛熟鸡蛋四枚或枣汤一碗奉于寿者。除寿日拜贺外,还有寿日之前拜者,为预祝;寿日之后拜寿,叫补祝。绝大多数地区的风俗,是在寿日当天举办寿宴庆祝,但也有个别的地区,统一定在每年正月初三这一天举行,宴请亲朋好友以及本家乡邻,因而出现了同一年里多个人同时做寿,争抢宾客上席的怪现象。[1]

冥寿

为已故父母做寿的,此谓之“冥寿”。到那一天,子孙着彩服,在家设礼堂,同宗族人、亲戚朋友也纷纷前为祝贺。条件好的,还有以演戏来庆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