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簿记

12—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簿记
复式簿记(也称复式记账法),是会计学中一个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复式簿记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金额分别在借方和贷方录入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的记账方法。[1][2]
复式簿记于12-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最早出现在佛罗伦萨,后盛行于威尼斯。1494年,方济会教士伯乔尼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出版,被规范后的复式簿记开始逐渐被欧洲各商业组织接受。复式薄记与此前各民族独立发展出的单式记账法相比,是会计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1905年,蔡锡勇将复式簿记引入中国,著有《连环帐谱》以发表对西方复式簿记的研究。[3][4][1][2]
复式薄记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基础,不仅记录资金运动,复式簿记技术还发展出了繁盛的理论体系,其种类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1][2]

特点

(1)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