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

红毛菜目红毛藻科下的一属藻类
紫菜,为红毛菜目( Bangiales)红毛藻科(Bangiaceae)下紫菜属Porphyra藻类的统称[1],欧美称Laver,日本Nori,中国叫做紫菜[2]。据ITIS统计记载,该属共有物种33种2变种[4];根据中国物种名录数据显示,该属在中国有18种[1]。紫菜是世界性藻类,从南半球北半球,从寒带热带都有分布;中国自北到南的海滩都有紫菜分布,但各地种类不同。喜生于风浪较大,光照较强;潮流畅通,水质较肥的高潮带岩礁上。[3][5][6]
作为天然海产珍品,紫菜是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海藻之一。紫菜全藻均可食用,其加工品可用作为寿司紫菜汤的原料,还可制成烤紫菜调味紫菜片、紫菜饼干、紫菜酱等。据《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紫菜药性甘、咸,寒。归肺、脾、膀胱经;具有化痰软坚,利咽,止咳,清热除烦等作用。此外,坛紫菜还可用于提取琼胶[7][8][9][10]
紫菜典型的有性生活史由叶状体(配子体)和丝状体(孢子体)两个世代构成。紫菜的叶状体大小不一,因种而异;一般幼小紫菜的叶状体呈浅粉红色,成熟后逐渐变为深紫色。丝状体可分为丝状藻丝和膨大藻丝。丝状藻丝作不规则的弯曲与分枝。膨大藻丝由细胞单行排列组成,内有星状色素体。[11][12]
紫菜养殖周期短收益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韩国国紫菜年出口量常年保持在年产量的30%左右,为韩国创造了不小的贸易顺差,带来高额经济效益。在中国紫菜的产业发展也十分可观,据2016年至2019年间数据统计,紫菜养殖产量保持逐年提升的增长态势,截至至2022年,中国紫菜产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条斑紫菜产品已出口到5大洲82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紫菜市场的贸易份额占60%,出口金额近3.5亿美元;坛紫菜栽培面积也已超过3万公顷,产业优势巨大。[13][14][15]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