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部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又称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自发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伴或不伴颅内其他部位出血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4]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后者可进一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moyamoya)病、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血液系统疾病、颅内静脉血栓和抗凝治疗并发症等。此外,有约10%患者病因不明。[5]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国家或地区发病率不同,好发于40~60岁,病死率较高。[2]
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引起颅内压增高、脑血流急剧下、脑血管痉挛脑脊液回流受阻、化学性脑膜炎、脑功能紊乱和局灶性脑损害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5]进而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和脑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完善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甚至需要行腰椎穿刺术完善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辅助治疗。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出现呼吸、体温、血压和血糖异常、心电改变、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影响预后的并发症。 [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预防再出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去除病因。[8]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进行疼痛、呼吸、体温、血压、血糖、心电、血常规、水电解质和脑电图的监测和管理,药物治疗主要有氨基己酸尼莫地平甘露醇等,手术治疗可以阻断出血、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2]

命名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自发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4]1859年,英国医生塞缪尔·威尔克斯(Samuel Wilks)在描述4例血性脑膜积液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尸检中创造了术语“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即“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