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德振

中国科学院院士
谷德振,1914年8月13日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地质学家、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工程地质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工作。

人物简介

谷德振[1],(1914~1982),河南省密县人。1936年,北京育英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2]1942年,谷德振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2年~1946年任职于四川省地质调查所,1946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工程师,1946年~1949年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在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指导下从事地质力学和矿产资源的研究,特别是在小构造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认识。他撰写并与同事合著《四川南江旺仓间火成岩体侵入之时代》(1945年)、《大渡河下游沙湾五渡溪一带铝土页岩》(1945年)、《从节理发育之状况讨论重庆温泉附近之地质构造及温泉成因》、《浙江桐庐帚状构造》、《江西赣南山字型脊柱构造性特征》等论文。1982年6月2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
他的家乡谷桐村处于丘陵地,煤炭资源较多。父亲从事采煤业,这对谷德振志向与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决定性的影响。1936年北京育英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加之身患重病,缀学在家。1939年5月几经辗转,复学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

早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