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

哲学基本概念
感性(德语:Sinnlichkeit[4],英语:sensibility)是一个哲学概念,一般指由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形成的感觉、知觉、表象等认识形式。该词源于拉丁文sentire,意为感觉。[1]感性常常与知性(understanding)和理性(reason)两个概念相联系,其中感性关注直接的、具体的感官体验,知性通过概念和范畴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和理解,理性则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处理形而上学和普遍性问题。[5]
对感性的哲学探讨始于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感性经验提供的只是影像和幻象,真正知识来自理性思维和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感性是知识获取的起点,但需通过理性分析理解事物本质。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结合基督教神学强调感性经验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近代,笛卡尔认为感性经验不可靠,只有理性才能获得确实知识;洛克主张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知识源于感性经验;休谟强调因果关系源自感性经验的习惯联想。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感性与知性共同构成人类认知结构,感性通过空间和时间组织经验,为知性提供原材料。现象学和语言学的兴起使对“感性”概念的探讨更加深入。胡塞尔强调通过感性直观把握现象的本质,揭示感性体验在理解世界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体而言,感性在哲学中经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持续发展,不仅在认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还拓展了其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1][2]
对感性概念的讨论不仅局限于哲学领域,还广泛延伸到心理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多个领域。在心理学中,感性被视为感知的基础,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在大脑中形成感知体验。在文学和艺术中,感性体验是创作和欣赏的核心。艺术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表达情感和思想,观众通过感性体验与作品产生共鸣。科学领域同样重视感性经验,实验科学依赖于感官观察和实验数据的收集,通过感性提供的直接经验形成科学知识。通过对感性的多角度探讨,人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人类如何通过感官与世界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表达。[2][4]

词源

感性这个哲学概念的英文表述为“sensibility”,指的是“被物理感官感知的能力”以及“感知或感觉的能力”(如疼痛等)。该词源自古法语的“sensibilite”(14世纪),进一步追溯到晚期拉丁语的sensibilitatem,源自拉丁语sensibilis,意为“有感觉的,可被感官感知的”,该词又来自sensus,是动词sentire的过去分词,意为“感知,感觉”。在15世纪早期,这个词开始用于表示“理解,感知”。到18世纪,该词出现了新的含义,表示“情感意识”,特别是”感知高级情感或精致情感的能力”。到20世纪初,这种精致感被认为已经达到了如此高的优雅程度,以至于需要一个法语形式“sensibilité”用以表达。[6]